河南公安“互聯網+”便民服務平臺2.0正式上線
映象網訊(記者 阮海峰 文/圖))“河南公安‘互聯網+’便民服務平臺2.0版今日起正式上線!”10月27日上午9時,河南公安廳副廳長黎萍宣布河南公安互聯網+便民服務平臺正式上線。
據悉,去年11月1日,河南公安互聯網+便民服務平臺誕生,一年來,河南公安“互聯網+”已經深深融入了河南人的生活.
“互聯網+”便民平臺升級 真正實現“足不出戶”
目前,河南公安“互聯網+”便民服務平臺實名注冊用戶已達1100多萬人,接受預約類事項1141.2萬件,辦理各類事項449.8萬件,按照網上辦理每項業(yè)務節(jié)約2個小時測算,可為群眾累計節(jié)省3182萬小時,以每次節(jié)省交通、誤工等雜費20元計算,直接為群眾節(jié)約成本約3.2億元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省級公安互聯網+政務綜合服務平臺。
河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黎萍表示,河南公安進軍互聯網+的腳步歷來堅定有力,歷經兩次升級擴容,兩批上線275個服務項目之后,今天,我們又推出了公安互聯+2.0版,這意味著,河南公安互聯網+再次全面升級。
據悉,以全新理念打造的2.0版,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前沿技術,對原“互聯網+”便民服務平臺PC端和手機端APP技術框架進行了全面升級,設計了扁平化、人性化的平臺界面,實現針對用戶使用習慣進行個性化訂制服務。
“在各方努力和能力協作下,我們此次打通網上實名認證、網上支付、網上郵寄等網上全流程辦理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真正實現‘足不出戶’?!崩杵继寡?,這就意味著,很多業(yè)務群眾不需要再到窗口面簽就可以通過身份認證,在網上辦理公安業(yè)務,初步實現了“數據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”的目標。
9月1日起,電信企業(yè)在銷售手機卡時,將要求用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,并當場在第二代身份證讀卡器上進行驗證,而手機卡信息不完整的用戶可能被停機。那么市民在實名認證中如果碰到問題時應該怎么辦,昨日,記者替市民跑腿,咨詢移動、聯通、電信三大運營商。
從9月1日起,電信企業(yè)在通過各類實體營銷渠道銷售手機卡時,將要求用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,并當場在第二代身份證讀卡器上進行驗證。這將為電話實名制增加技術和設備保障。
9月1日起,電信企業(yè)銷售手機卡時將要求用戶在二代身份證上驗證。
從9月1日起,電信企業(yè)在通過各類實體營銷渠道銷售手機卡時,將要求用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,并當場在第二代身份證讀卡器上進行驗證。這將為電話實名制增加技術和設備保障。
不僅家人在第一時間聯系不上他,以為出了意外,連生意上的伙伴都認為他想玩“人間蒸發(fā)”,跑到家里來要賬了。
記者從工信部獲悉,為了切實推進電話用戶實名制,工信部正在全力組織電信企業(yè),于9月1日前在其實體營銷渠道全面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。有電信運營商提醒,未實名認證的持卡用戶要盡快到營業(yè)廳補錄信息,否則就可能被停機。
為了切實推進電話用戶實名制,工信部正在全力組織電信企業(yè),于9月1日前在實體營銷渠道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,未實名認證的持卡用戶要盡快補錄信息,否則就可能被停機。